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1月13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(简称十五运会),将迎来倒计时300天的关键时刻。广州赛区的场馆将承办十五运会开幕式以及40%的比赛。共有30个场馆承担比赛和训练任务,广州赛区多座体育场馆的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。这些承载过无数人城市记忆的体育场馆,广泛进行绿色、低碳、智慧、无障碍升级改造,正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是国内设项最多、功能最全的大型体育中心之一。建成后的23年间,奥体中心承办了2001年九运会、2010年亚运会等国内外重要赛事,被评为“羊城新八景”。
全新的奥体中心将以十五运会主场馆的身份亮相,为田径、跳水、水球赛事提供保障。
此次改造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设计,将体现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,适应岭南地域特点和大湾区文化特质,创造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低碳体育公园,成为大型体育场改造的示范项目。
本次场馆改造着重突出的元素分为两种:一是湾区的文化元素,二是岭南的气候元素。
传承湾区文化
奥体中心的改造既是对历史的延续,也是对未来的展望。罩棚形成“飘带飞扬”、花瓣状看台形成“木棉盛放”、水平挑檐形成“湾区浪涌”、广场景观形成“珠水婉转”,体现新时代大湾区飞扬奋进的风貌气韵。在保留体育场独特的飘带型屋盖设计的基础上,为屋盖底部增加PTFE吊膜的设计,以优化观众席视觉效果;同时通过现代泛光投影技术,使飘带屋盖呈现多样化动态光影。
适应岭南气候
气候方面,设计充分考虑了岭南炎热潮湿的气候特征。通过多种绿色低碳手段,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奥林匹克体育公园,使其成为广州城市形象的新名片。
改造中的奥体中心体育场(图/羊城晚报)
体育场二层的玻璃幕墙将被去除,形成通透的架空运动空间。赛时作为观众大型疏散平台,赛后为适应岭南气候的开放式全民健身活动空间。
一层的骑楼式风雨环廊既为户外运动群众提供了避雨的场所,还能与二层开放空间连接,构成疏散通道。
针对广州炎夏悠长的气候特点,室外景观设计大幅提升林下活动空间,新增3.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,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多乘凉和休憩的舒适区域。
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体育场之一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被誉为“岭南体育文化的活化石”。
省人民体育场曾先后承办六运会、九运会、亚运会、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等一系列重大国际国内赛事,在十五运会中将作为女子足球(U16)比赛的体育场馆。省人民体育场此次的改造设计亮点可以用“四个更”概括:
更深厚的历史底蕴
在外立面的改造上,使用屋顶挑檐、农讲所门楼、骑楼柱式、岭南花窗等元素,从顶棚、立面、柱式等设计充分体现岭南建筑特色,改造成为具有岭南风韵的老场馆。
改造中的广东省人民体育场(图/羊城晚报)
更先进的体育功能
为达到承办十五运会的建设要求,项目对比赛区域、观众区域、赛事用房以及赛事设施设备进行全面优化升级,对赛事运行流线重新设计组织,打造面向全国的标准比赛场馆。
更标准的文体品质
项目通过体育设施升级为周边居民提供良好公共服务、完善综合配套功能的同时,室内溯源代表岭南与广州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,保留场馆历史印记,构建“老广”特色的文旅体教综合体。
更精彩的城市活力
体育场外围将结合英雄广场升级改造,构建轴线上的运动公园,与烈士陵园、英雄广场共同打造广州城红色文化轴线,搭起一条连接古今的城市文脉桥梁。
改造工程还将在北侧增设广东省体育博物馆,作为展示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。既让老广州市民回忆场馆过去的辉煌历史,也让新广州市民体验到老场馆焕发新活力。
越秀山体育场始建于1926年,时称“观音山足球场”。这里被称为南粤足球的“福地”,曾举办过第六届、第九届全运会的男、女子足球比赛、第16届亚洲运动会的足球比赛。在本次十五运会中,将作为女子足球(U16)小组赛的比赛场馆。
翻新后的越秀山体育场(图/羊城晚报)
本次越秀山体育场改造,重点考虑与广州传统中轴线相呼应,以“体育魂、岭南味、国际范”为原则,打造承载广州城市与岭南足球双重历史记忆的场馆。
突出足球文化特色
在体育场西看台增加“广州越秀山体育场”字体设计,在正门楼两侧楼梯间的拱形展示窗精心设计历史展陈,重新设计场馆LOGO,突出越秀山体育场的足球文化底色。
越秀山体育场(图/羊城晚报)
尊重历史 修旧如旧
为传承历史底蕴,改造工程坚持修旧如旧,以历史照片为参考,还原门楼建筑的历史空间特点。对足球场、看台、建筑外立面等进行了适度翻新,同时根据赛事功能需求,对室内流线及公共空间装修、机电设备等进行了改建。
融合观赛流线与观光流线
通过出入口的设计,把观众进出场流线与观光流线融合,形成了正门楼、足球场、镇海楼、明城墙、中山纪念碑等历史文脉展示流线,更好地发挥越秀山体育场作为广州人记忆的体育场的城市地标建筑。
提升赛后利用价值
在跑道边增设智慧健身导引系统,市民步行经过智慧步道布点区域,无须佩戴任何设备就可以查看自己的运动距离、运动时间、消耗热量等数据。体育场改造完成后,将对群众免费开放,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健身惠民服务。
越秀山体育场(图/南方+)
来源/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场馆建设部、全运广州、羊城晚报、南方+